您的位置:首页 >> 美文游记
铁马从容杀敌回
     当我登上海宁的钱塘江大堤,意外地发现高高的观潮台上有一座“毛泽东书碑亭”时,方知自己的孤陋寡闻。1957年的农历八月十八,毛泽东曾在此观着天下奇观钱塘潮,且留诗一首:《七绝·观潮》。虽说这首诗直到1993年才公开发表,可是至今十余年来我竟不记得拜读过。
     离潮来还有半个多小时,江边的护栏旁已经挤满了长长十排的观潮客;占鳌塔下,秋阳影里,宽阔的钱塘江上水鸟翔集,波澜不惊。我伫立在刻着毛泽东诗文的 石碑前,反复朗诵;
    “千里波涛滚滚来,
     雪花飞向钓鱼台
     人山纷赞阵容阔
     铁马从容杀敌回。”
     伟人的诗气磅礴,不同凡响。历代文人墨客咏叹钱塘潮多是言其壮美,而在 曾统帅千钧万马身经百战的 毛泽东眼中,风号浪吼惊涛拍岸的 钱塘潮分明是一个金戈铁马,横扫千军的杀敌战场。
     其实钱塘江原没有这样威猛,这样壮观。它本是从太平洋过来的 一股普通的海潮,经东海进入杭州湾后,溯江而上。然而江面越来越窄,到了海宁的盐官镇一带,江面竟由湾口的100多公里宽减至不足3公里宽。一路受阻的 海潮到了此地,突然遇到江岸强大的挤压,顿时暴怒起来。它翻滚着,反抗着,一波赶一波,一浪叠一浪,流速加快,涛头增高,顷刻便以倒海翻江之势,挟雷霆万钧之威,夺路向西奔去,一路浩浩荡荡,轰鸣不已。
     这就是钱塘潮——压迫和反压迫造就的钱塘潮,越压越猛、勇往直前的钱塘潮。
     此时我想起了近半个世纪前在此豪放吟唱“铁马从容杀敌回”的毛泽东,想起了70多年前他在长征路上的风风雨雨。左顷机会主义的排挤没有挤垮他。他反而是越压越强、越战越勇。我以为,正是这种不畏强敌和困难的伟大斗争成就了伟大的毛泽东,成就了长征和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。从毛泽东的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汹涌澎湃、铁马杀敌的钱塘潮。
     如今伟人已去,江水长流。对毛泽东的功过是非,党和人民自有评说,毋庸我等置喙。但毛泽东为中国人民革命不止、奋斗不已的精神永远光辉闪耀,鼓舞着我们在新的长征中奋勇前行。
    “来了!来了!”江边的人群中终于发出了激动的喊声。我顺江东望,水天连接处似有一条白线。于是我连忙下到江边,想离得近些,看得清些。刚刚在护栏边站定,只见那条横贯江面的白线越来越近,越变越粗,很快就成了一排滚滚而来的波涛:像万马奔腾,势不可挡。浪涛翻腾着,跳跃着,发出闷雷般的响声,惊得几只水鸟向天空乱飞。我凝神屏息,想看个仔细,可是转瞬间它便从眼前一卷而过。我目送潮涌西去,良久不想离去。我感到胸中像被潮水冲过一样,变得空灵净透,心旷神怡。钱塘潮给我的感受和感悟怕一时难用语言来表达。
     潮来潮去,逝者如斯。也许是运气不佳,也许是运气不佳,也许不是农历的八月十八,这天的潮水不算很大,远没达到资料上说的潮头最高时有八九米的高度;据说当年漫画家丰子恺专程来此观潮,“不意所见的潮如此而已”,竟“败兴而归”。我虽有遗憾,但仍感满足。没看到满园的万紫千红,但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,不也春意盎然、让人欣喜吗?
     当然,我仍然期盼着哪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再来海宁。
  2008/7/9 14:06:02 作者:卢汴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