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海宁盐官一带,大凡婚庆喜宴,都会上一道奇特名菜:焖缸酥肉。菜用缸煮,这是一奇;肉鲜无比,这是二特。所以这里新婚摆喜酒,俗称酥肉酒,可见闷缸酥肉在婚筵菜肴中的位置。那么,闷缸酥肉究竟味道为何鲜美呢?古人有云:“色同琥珀,入口则消,含浆膏润,特异凡常。”其实焖缸肉的美味不是文字能表达的,要知其味,只有亲自品尝才是。
    海宁焖缸酥肉的起源,现已无从考证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,它的制作在宋朝以前,为什么这样说呢?传说北宋熙宁八年(1075年)六月,著名诗人苏东坡应安国寺主持之邀,前来盐官撰写《宋安国寺大悲阁记》。苏东坡是个美食家,吃惯了山珍海味,到盐官来依旧吃这些,腻了。这天,安国寺旁边正好有一户农家结婚摆喜酒,苏东坡平生豪放不羁,他不管与人家认识不认识,人家请他不请他,喜筵开席他管自坐了上去。海宁乡风淳厚,来者是客,东家也不怪他,任凭他大吃大喝。谁知他每吃一道菜,都摇摇头,皱一皱眉头,弄得东家很尴尬。当最后一道焖缸酥肉端上来时,苏东坡的两眼一亮,这块四角方方的酥肉,色艳油亮,四溢的香气,让他陶醉了。苏东坡随即用筷子拣了一块肉皮,放进嘴中,脆而不糊。然后,夹了一筷精肉食之,酥而不烂,味道真是鲜美绝伦。苏东坡连声喝道:“妙!妙!妙!”于是,苏东坡就问这酥肉用何物煮?东家答道:缸。用何佐料?东家说这个要问厨师,便把厨师叫了来,厨师如实回答。苏东坡思索了一会,对厨师说,你如果在焖缸酥肉中再加上一些佐料,味道可能还要好。厨师听之而为之,固然焖缸酥肉味道更加鲜美。
    苏东坡从盐官回到杭州后,根据盐官焖缸肉制作方法,加以改进,自创了一道菜肴:“东坡肉。”历史发展至今,“东坡肉”成了“杭帮菜”的一只名菜。尽管海宁闷缸肉到今天尚未名传全国,但它终究是“东坡肉”的“娘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