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宣宗名李忱,原名李怡,小名风光,是唐宪宗的幼子。做皇帝前封为光王。据《续皇王宝应录》记载,按宪宗时的既定方针,他是要继宪宗之位做皇帝的,但为唐文宗抢先做了皇帝,文宗死后,其第武宗即位。武宗对这位叔父不太放心,派人把他抓了起来,“沉于宫厕”。后,他在太监仇公武的帮助下,流落民间,逃过一劫。 光王最先落脚的寺院,就是盐官安国寺。安国寺俗称北寺,当时叫做镇国海昌院。主持方丈齐安据说也是唐室宗亲,在此落发为僧。齐安初见李忱,就觉得他气宇不凡,给他取法号琼俊,让他在寺中做了一个小沙弥,每有高僧到访,都要叫他陪侍。 这一日,著名的黄檗禅师前来镇国海昌院讲法。用过素斋后,黄檗禅师因听说海宁潮甚是有名,希望一睹奇观。恰逢齐安法师有事,就叫琼俊陪同黄檗出盐官南门前去。其时盐官海塘还是用泥土筑成,在土堤上,等待潮水来临的过程中,黄檗一直双掌合十。琼俊就说:“禅师,你常常开示说‘不作佛求,不作法求,不作僧求’,请问禅师,你现在拜佛在求什么呀?” 黄檗禅师听了,出其不备,一个清脆的耳光打在琼俊的脸上,说:“不作佛求,不作法求,不作僧求,当作如是求。”“你说当如何求也就罢了,何必动手打人,太粗气了!”琼俊申辩着。黄檗也不答话,伸手向东方一指。琼俊极目望去,只见远处水天一色之处隐约出现了一段稍稍突起的微波,横卧水面,慢慢向西而动,然后波线逐渐增高,接着水波闪烁,开始出现断断续续的白线,潮水向这边推进了。就在这一瞬间,琼俊突然明白了黄檗所求为何…… 到武宗末年时,皇帝听道士、宰相之言而排佛,将佛像、钟、磬改铸为钱币、农具等物,这就是历史上的“会昌法难”。在武宗病重不治时,太监拥立已出家的李忱光王,将其迎回。李忱即位后,称为宣宗,因历经民间疾苦,多有磨难,故而能“用法无私,从谏如流”。宣宗的执掌政权,也结束了“会昌法难”。他对于曾经在此观潮、生活过的盐官具有感情,特别想念齐安法师,曾经派人接齐安进京,但齐安推辞了,不久圆寂。宣宗赐齐安悟空国师的谥号,并且扩建寺院,取名齐丰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