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潮濡墨
南宋《月夜观潮图》和《钱塘秋潮图》、清袁江的《观潮图》、民国时期向金甫的《海宁观潮图》等大量古代潮汐书画,丰富了钱江潮的文化内涵,其优美的文笔与独特的景观相映生辉,构成了海宁潮文化的重要历史记忆。
清 袁江《观潮图》
陶金甫《海宁观潮图》
人潮共辉映
史上,钱江潮吸引了无数帝王将相、志士仁贤。乾隆皇帝六下江南,四至海宁;历代文人墨客,从庄子、司马迁、白居易、苏东坡到王国维、鲁迅、郭沫若等,先后一睹天下奇观的雄姿,留下了千余首咏潮佳作;历史伟人孙中山、毛泽东等也专程前来观潮,并有感而发,写下了著名的诗文;江泽民、杨尚昆、李鹏、乔石、李瑞环等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莅临盐官,观看气势磅礴的海宁潮,更赋予了海宁潮一种精神力量。名人与江潮相互辉映,为海宁潮文化添上了浓重的一笔。
乾隆皇帝六下江南,四次驻跸海宁,在盐官共逗留1 2 天,在安澜园中居住了8 个晚上。他每次都要巡视海塘,甚至亲自尝试打桩筑塘,海宁海塘得以固若金汤。他每次前来,必定安排观看海宁潮,并留下了大量诗文和墨迹。
林则徐在任浙江杭嘉湖道期间,曾用三个月时间,在钱塘江北岸亲自考察,通过观潮,实地察看,制订海塘加固的措施方案。他主持的工程完工后,“新塘较旧塘增高两尺许”,牢固程度也大大增加,获得百姓好评。
1 9 1 6 年9 月, 孙中山先生偕夫人宋庆龄及蒋介石等,在海宁盐官天风海涛亭观潮后,为海宁亲笔写下了“猛进如潮”四字寄语,也为中国革命书写下了一份希冀。1 9 2 5 年,孙中山逝世后,海宁人民在盐官海塘建造“中山亭”,以纪念中山先生。
1 9 5 7 年9 月1 1 日,毛泽东主席到盐官城郊七里庙观潮。大潮涤荡胸怀,主席即兴作七绝《观潮》诗:“千里波涛滚滚来,雪花飞向钓鱼台。人山纷赞阵容阔,铁马从容杀敌回。”
1 9 2 3 年8 月,诗人徐志摩和胡适等9 人到盐官观潮,留下了白石台一段文坛佳话。
金九先生是韩国开国元勋, 1 9 3 3 年2 月间,他在海盐避难期间,也曾来海宁盐官观潮,并从钱江涌潮奔腾不息的气势中得到了激励,更加坚定了民族独立的信念。
1 9 3 5 年9 月,柳亚子在海宁观潮后,满怀激情地写下了《浙江观潮》七言古诗一首,诗中以浪漫主义的遐想,为伪满洲国的覆灭做出了预言。
1 9 4 8 年9 月,李宗仁先生偕夫人郭德洁在盐官中山亭观潮,联想当时形势,李宗仁先生感慨不已。
2 0 0 3 年1 0 月2 3 日,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同志视察盐官海塘并观潮。
1 9 9 6 年1 1 月3 0 日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的李鹏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1 9 9 9 年9 月1 1 日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乔石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1 9 9 6 年9 月3 0 日,原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2 0 0 0 年2 月2 2 日,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2 0 0 1 年9 月1 9 日,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2 0 0 6 年1 0 月9 日,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1 9 9 5 年1 0 月1 2 日,原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2 0 0 0 年4 月2 0 日,原中央书记处书记丁关根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1 9 9 8 年1 0 月8 日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陈慕华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2 0 0 0 年8 月3 1 日,时任中央军委委员的徐才厚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1 9 9 6 年9 月2 8 日,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彭冲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1 9 9 5 年9 月1 1 日,时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的汪道涵同志视察海宁并观潮。
2 0 0 3 年9 月1 4 日,时任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董建华先生在海宁盐官观潮。
1 9 9 7 年9 月1 7 日,杨振宁先生、金庸先生、查济民先生在海宁盐官观潮。